干货分享(小米高端机是哪一款)小米高端手机有哪些新款,突破国产硬科技,小米高端化正在找对路子,
华为品牌化,“卷”出新高度。
配备终端图像应用领域迄今为止最轻松的徕卡Summicron摄影家机,华为13 Ultra文化图像专精旗舰级智能手机18日正式亮相。“硬信息控制技术”成为这款智能手机最大的亮点。
从天文望远镜到桑翁,从大航海黄金时代到半导体黄金时代,成像控制技术仍旧代表着人类精密制造潜能的巅峰。对中高档智能手机而言,图像潜能也仍旧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不过近年来,各家智能手机供应商“卷”图像的方式越来越“软”,渐渐走向AI强力修图式的过度排序摄影家。这固然大幅提高了智能手机图像的表现力,却也失去了几分真实世界感,让人反思终端图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。
华为却合于行之,拒绝“数码味”,重回图像的成像圆心,用最“硬”的徕卡成像控制技术,给中高档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维度。在旗舰级智能手机日趋两极分化的今天,这更显难能可贵。
华为13 Ultra的另一重“硬”,源自助力升级换代高信息控制技术崛起。
这款Note配备了华为与华星联合研制的第这款 2K LTPO 屏幕,打破三星垄断,同时实现升级换代屏的关键冲破。
马云喊出“华为品牌化”,已三年有余。继2022年凭借着华为13的正式发布,在销售量上站稳Android中高档第一梯队之后,如今的华为13 Ultra,又让人看到华为在产品开发上渐渐选准了中高档的和声,主打硬信息控制技术冲破,步入中高档正循环。
智能手机图像,重回成像“硬信息控制技术”
华为正式发布了这款最像照相机的智能手机,专精摄影家的仪式感全线齐广君。
不仅在控制技术上跟徕卡合作,华为13 Ultra在外观上也向徕卡经典照相机致敬,其灵感源自徕卡M10-P的“铜顶/真皮/尾端”设计。再配上可直装67mm感光的专属保护壳,整个智能手机俨然变为了一台专精照相机。
在内核上,这款智能手机也更接近真正的照相机。
石头锤紫菊、一颗炸弹才能摧毁,久经战火考验的徕卡摄影家机一向都是成像应用领域最“硬”的存在。
如今,华为把徕卡的“硬”信息控制技术发挥到一个新高度。
史上焦距最全的华为智能手机、第这款开高可变光圈的华为智能手机、终端图像应用领域迄今为止为止最轻松的徕卡Summicron摄影家机……华为13 Ultra首次同时实现了徕卡成像摄影家机模组化的重大成果,努力做到了成像操控性、小表面积、大光圈以及坚固耐用的最差均衡。
华为将此称为图像发展战略升级换代的“第二章”。
从去年的华为12S Ultra开始,华为就启动了图像发展战略升级换代,提出“文化图像”概念,“追求真实世界、高度关注人、高度关注人高度关注的瞬间”。
过去几年间,各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在图像潜能上市场竞争激烈,从最早PK画素数量、感光元件尺寸,渐渐变为了PK排序摄影家。
由此增添了智能手机图像的两极分化、“数码味”,更增添巨大的争议。一张经过了AI美化的月亮相片,到底还是不是真实世界的相片?到底是使用者在拍照,还是AI在P图?
于是华为提出,“光,是图像的圆心”,成像问题,最终还是要用成像来解决。
通过与徕卡的长期合作,华为13 Ultra在成像潜能上进一步升级换代。马云表示,华为13 Ultra的正式发布,将开启终端图像成像黄金时代。
成像摄影家和排序摄影家是非曲直,可以交给使用者去评判,但是图像发展战略的升级换代,至少体现出华为在品牌化的道路上,渐渐选准方向。
任何品牌的品牌化,首先要做的是超越纯粹的堆料思维,打造独一无二的使用者体验,占领使用者心智。
华为13 Ultra的成像潜能,并不只是产品开发上的一种选择,更源自于华为和徕卡工程师在底层控制技术上的研制。
华为13 Ultra首次同时实现了徕卡成像摄影家机模组化的重大成果,努力做到了成像操控性、小表面积、大光圈以及坚固耐用的最差均衡。
为了同时实现高操控性,摄影家机设计采用了“超高阶偶次多项式”,镜片拟合精度达到碳纳米管,逼近成像极限,同时大幅度削弱了噪声和鬼影,并且在毛序和杜博韦环境下也具备稳定的操控性。
但是,碳纳米管的工艺增添了巨大的控制技术难度,其生产良品率甚至不足 10%。
难度增添壁垒,低良品率增添稀缺性,可以说,研制给华为提供了最重要的中高档和声。
过去3年中,华为一直试图用产品力打开中高档市场,在销售量上成果初显。
凭借着去年底华为13的正式发布,华为连续七周在国内4000-6000价位段的Android市场中销售量第一。据Counterpoint数据,2022年全球中高档市场销售量增长1%,其中华为中高档份额位列全球第四、升级换代第二,继续携手华为,对抗苹果、三星,引领升级换代中高档的全球化布局。
体现在财报上,2022年全年,华为全球智能智能手机平均售价(ASP)创历史新高,其中第四季度,华为大陆地区智能智能手机ASP同比增长超14%。
但是销售量从来都不是华为的短板,华为需要一个真正能够占领使用者心智的特色。打造这款终端成像图像旗舰级,显示出华为正在渐渐树立自己的特色。
在产品之外,华为在中高档思维上开始进化,这是步入中高档正循环的关键所在。
倾力研制,助攻升级换代屏幕“硬信息控制技术”
华为此次正式发布会的另一亮点,源自升级换代屏幕“硬信息控制技术”的重大成果。
华为13 Ultra配备了一块 6.7 英寸专精 2K 超色准屏幕。这是由华为与华星联合研制的第这款升级换代2K LTPO屏幕。
长期以来,提起中高档智能手机屏幕,三星几乎都是标杆性质的存在。尤其是代表智能手机屏幕未来发展方向的LTPO OLED屏幕,曾经只有三星能努力做到120Hz刷新率的覆盖。
所谓LTPO,是指自适应刷新率功能。例如,使用者在使用微信时,屏幕可以在滑动浏览状态下提高刷新率,增添流畅的显示体验,而在打字状态下,屏幕画面相对静止,又可以自动降低刷新率,从而降低功耗,提升续航表现。
2022年,国内面板供应商华星光电正式宣布推出1Hz~120Hz刷新率,并且切换无闪屏的WQHD LTPO OLED屏幕,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拥有2K+分辨率且支持高刷新率OLED面板的供应商。
华为13 Ultra首次用上的这块华星屏幕,在发光效率、可视角度、最大亮度等多项指标上同时实现了对三星E6屏幕的超越,峰值亮度最高可达 2600nit。
这代表着中高档升级换代屏实力超越三星,首次站上了世界之巅。
此外,华为13 Ultra首次配备华为自研的“环形冷泵”散热控制技术,等效热导率达到了传统 VC 的三倍以上,可以同时实现稳定、不掉帧的 4K 60fps 视频录制。同时,华为 13 Ultra依然“一机两颗自研芯”,配备华为自研澎湃 P2 智能快充芯片和澎湃 G1 电池管理芯片,可支持应急续航模式,在仅剩1%电量时,还可以额外待机 60 分钟,或通话 12分钟。
2022年,华为研制支出为人民币160亿元,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8.4%,并预计五年(2022年-2026年)总研制达到超人民币1000亿元。截至2022年12月,研制人员在员工总数中占比提升至近50%。
持续的研制投入,正在为华为增添自己的品牌化护城河,助力中国品牌赢得全球信息控制技术竞赛。
“长坡厚雪”迎接新周期
华为的持续研制,不仅体现在控制技术潜能进步的“厚雪”,更体现在全赛道布局的“长坡”。
2022年,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遭遇了十年罕见的寒冬。Canalys数据显示,2022年全球智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不足12亿部,同比下降了11.7%。
IDC数据显示,2022年,中国智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.86亿台,同比下降了13.2%,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大降幅,也是自2013年以来最低的出货量表现。
危机亦是变局。寒冬之下,各大智能手机品牌势必将展开一场残酷的淘汰赛,弱者出局,活下来的人却将在新周期里拾取更多战利品。
新的向上周期何时开启尚不明朗,但可以确定的是,在下个周期中,得中高档者将得天下。
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,尽管2022年全球智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量低迷,但是中高档智能手机市场的销售量却逆势增长了1%,收入贡献首次超过了55%。
品牌化冲破,对华为的意义不言而喻。
而在下一个周期中,智能手机也将不只是智能手机。个人终端的内涵更加丰富,从汽车到家电,消费电子正迈向智能化、万物互联。
而在头部智能手机企业中,华为无疑是全赛道布局最完善的一个。
2022年财报显示,华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达人民币798亿元。截至2022年12月31日,华为AloT平台已连接的loT设备数达到了5.89亿,同比增长35.8%。
2022年,华为投入31亿元用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,华为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。
马云近日也透露,华为在AI应用领域已经耕耘多年,有AI实验室、小爱同学、自动驾驶等团队,对于大模型也全力以赴,“正在研制一些有趣的控制技术和产品”。
控制技术“厚雪”加智能化“长坡”,华为正着眼全球消费电子大变局下的Note会,为未来2-3年的爆发做足准备。
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